招生简章

中国情怀,全球胜任:诞生于“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北外国际组织学院


01
学院概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自2010年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4月9日,北外在探索实施七年的基础上正式孵化成立国际组织学院。从立项、启动、实施、探索到孵化、成立实体学院,已走过十一个春秋。

国际组织学院依托北外开设的101种外国语和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众多的优势,旨在储备和输送一大批国际组织亟需,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与浓厚的中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精通两种及以上联合国工作语言,具有出色的跨文化沟通和实践能力,掌握丰富的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富有创新、合作精神,能胜任国际组织工作的多语言、跨专业的高端复合型国际人才。

国际组织学院是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智库研究、人才推送为一体的教学研究型机构。学院将立足于三大定位:第一,国际组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国际组织学院将联合相关院系,开展学科建设、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第二,国际组织研究的基地。整合校内的相关院系、区域研究基地、多语种学科集群优势,打造中国国际组织研究的智库,向国内普及国际组织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向国家提供政策咨询。第三,国际组织人才培训、输送的基地。同国家相关部委、国际组织、国内外高校、涉外部门、区域与国别研究机构、行业企业进行联合,协同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赴国际组织实习、就业人员的长期培养、短期岗前培训工作,服务国家全球战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师资团队是一支由校内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一流师资相结合,从事理论研究的专业教师与国际组织中从事实务的专家相结合,国内知名学者与国外一流教师相结合的多元化、高层次、宽领域、国际化师资队伍。团队教师普遍拥有世界一流名校教育背景,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与突出的学术成就。实施“1+1+1”三导师联合指导培养机制,即语言文化导师+专业导师+国际组织实务导师组成的特色指导体系。

截至目前,国际组织学院毕业生累计184人,学生在国际组织实习160人次,国际组织实习占比86.96%。大多数毕业生被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新华通讯社等涉外国家部委和机构以及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录用。总体实现了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储备和推送的目标,成效显著。

2020年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延伸至社会服务,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胜任力发展中心成立,先后承担人社部、中国科协、中国民航局多次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训项目,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美誉度。至此,国际组织学院已初步形成了较成熟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储备和推送的体系。


02
学院使命与愿景

国际组织学院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依托北外学科优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同服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为培养、储备和输送一大批国际组织亟需,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与浓厚的中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胜任国际组织工作多语言、跨专业的高端复合型国际人才而不懈努力!


03
国际组织学院LOGO标识



04
国际组织学院院训

中国情怀,国际视野;

复语复合,能力全面;

服务国家,全球胜任。


05
院长寄语

东风浩荡,神龙腾飞,我们步入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我们神圣的使命。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呼唤着炎黄子孙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世界需要中国力量,中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叩开国际组织的大门,拥抱五湖四海,发出中国声音,共铸人类福祉。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最早聚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高校,自2010年起率先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成功培养六届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于2017年4月9日创立了国际组织学院,这是我国高校成立的第一个实体化国际组织学院。

学院致力于培养国际组织亟需、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精通两种以上联合国工作语言,拥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或国际法专业知识结构的新生代复语型、复合型高端国际化人才。来自外语学科、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中外教师组成了国际组织学院强大的导师方阵;来自外交外事、外经外贸、对外传播、驻外使馆、联合国系统的实务专家为你提供鲜活的国际组织任职经验;遍布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校友网络铺就了通往世界名校留学、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条条路径。

北外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一直得到中组部、中联部、外交部、教育部、人社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等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得到社会各界的慷慨捐助,在此,我代表国际组织学院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魏公村,到地球村;从西三环北路,到一带一路,伴随着“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校歌,国际组织学院与你携手走向广阔的世界,拥抱灿烂美好的未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国际组织学院院长

贾文键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06
国际组织学院历史沿革


01


2010年,擘画。

2010年5月申报,10月获批教育部立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02


2011年,启航。

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首届“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夏令营,在国内率先开创以夏令营的模式选拔国际组织创新拔尖人才。

03


2012年-2016年,孵化。

2012年9月,北京外国语大学“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办公室成立。首届(2012级)项目班26名学生入校。同年,学生陆续开始国际组织实习。翌年9月,第二届(2013级)项目班28名学生入学,同月首届项目班学生全部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录取并顺利派出。《中国日报》(China Daily)美国版以“北外教改项目为国际组织输送中国血液”为题(Program nurtures local talent for intl positions),对项目进行了专门报道。

孵化期间,项目与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联合国人力资源外联项目,联合国人力资源厅战略规划与征聘司等国际组织机构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宣传推介活动。


04


2017年,国际组织学院成立。

2017年4月9日,学校在项目成功探索七年的基础上孵化、正式成立国际组织学院。国际组织学院成立之后,人才培养即从项目制转向实体化学院建设。教育部、外交部、中联部等部委领导出席并致辞,央视等众多媒体进行了报道。7月,首届国际组织学院夏令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开始招录“一带一路”班学生。

05


2018年,国际组织学院与联合国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

2018年6月,我校与联合国下设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9月,2018级42名学生入学,首届“一带一路”班学生入学。

06


2019年,入选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

2019年3月,正式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5月,国际组织学院正式从研究生院独立。


07


2020年,成立国际组织胜任力发展中心。

2020年3月,学校正式成立北外学院、国际组织学院党总支。4月,亚投行行长金立群为国际组织项目成立十周年发来贺词。9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胜任力发展中心成立。同年,中心承办多期中国科协、人社部国际组织任职与后备人员培训班。

08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北外老教授。

2021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回信北外老教授,并向北外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方向,即要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同年,国际组织胜任力发展中心承办多期中国民航局、中国科协国际组织任职与后备人员培训班。




END

扫码关注我们


中国情怀,国际视野;

复语复合,能力全面;

服务国家,全球胜任。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