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的建设始于 2010 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历经七年探索,于 2017 年 4 月正式成立,是国内首家实体国际组织学院。

  学院依托北外 101 种外国语和众多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优势,融合政治、经济、法律等学科资源,专注培养多语言、跨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生不仅要具备宽阔国际视野与浓厚中国情怀,还需精通两种及以上联合国工作语言,熟练掌握国际关系、国际经济等专业知识与技能,拥有出色跨文化沟通与实践能力。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组建了一支高层次、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教师普遍毕业于世界一流高校,在学术与全球治理实践领域成果斐然。2022 年,北外 “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教师团队” 获评第二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受聘为名誉院长,助力学院发展。

  截至目前,本院已招收十三届硕士研究生累计近400人,毕业约270人,每年在校生110人左右。学生在法国、瑞士、美国、肯尼亚、智利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中实习超350人次,实习比例近100%。毕业生或在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经济论坛、国际移民组织等国际组织中正式任职,或被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国合署、新华社等涉外国家部委和机构以及著名跨国公司、企事业单位录用,总体实现了培养目标。

北京外国语大学
自2010年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并于2017年4月成立国内首家实体国际组织学院

依托北外开设的101种外国语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众多的优势

整合政治、经济、法律等学科资源,培养、储备和输送一大批:

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与浓厚的中国情怀

通晓国际规则

具有出色的跨文化沟通与实践能力

能胜任国际组织工作

掌握丰富的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专业知识与技能

精通两种及以上联合国工作语言

富有创新与合作精神

多语言、跨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为一体的教学研究型单位

立足于三大定位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地

联合校内相关院系
开展学科建设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国际组织研究基地

发挥学校多语种学科集群优势
与国内外高校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打造国际组织研究智库

国际组织人才培训与输送基地

联合国家相关部委、国际组织、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与行业企业,协同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赴国际组织实习、就业人员的长期培养、短期培训工作,服务国家战略

高层次、多领域、国际化师资队伍

普遍拥有世界一流高校教育背景
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突出的学术成就和丰富的全球治理实践经验

2020 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胜任力发展中心成立
开启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模式

2022 年

北外“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教师团队”
荣获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2023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
受聘为学院名誉院长
指导并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历史
招录硕士生
累计培养学生
%
国际组织实习学生比例

毕业生大部分被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新华社等涉外国家部委和机构以及著名跨国公司、企事业单位录用。
总体实现了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选送和储备的目标。

本院人才培养突出以下特色

通过举办夏令营选拔优质生源

录取为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经济)或国际法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实施“英语+法语+专业”

的复语复合培养模式

实施三导师联合指导培养机制

即由语言文化导师、专业导师和国际组织实务导师组成的特色指导体系

采用“1+1+1”三年基本学制

即第一年学生在北外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提供全额或部分资助,鼓励学生参加中外联合培养,赴海外一流高校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第三年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3-6个月,并撰写毕业论文

以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为导向

为国家储备国际组织后备人才,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国际人才

愿景使命

家国情怀  国际视野
复语复合  能力全面
服务人类  全球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