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寻光亮,暗处始前行
骆涵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国际关系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院研究生会主席。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国际关系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特等奖学金,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
2024年9月起,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大会和会议管理部实习
“2024年9月,我第一次站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这个象征着全球合作与和平的地方,心情既激动又忐忑。走进会场的那一刻,耳边传来各国语言交织的声音,仿佛世界的脉搏在此跳动。当王毅外长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响起,熟悉的汉语在庄严的会议厅回荡,我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那一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受到的不仅是自己母语的亲切,更是一种深深的自豪与责任。我更加坚定了以国际组织为职业理想的信念。”
向下扎根
站在联合国纽约总部的大楼里,骆涵不禁回想起自己在国际组织学院学习的日子,那些清晨早起背诵法语单词的时光,那些深夜埋头研读国际法条文的夜晚。语言学习是枯燥的,但每当想到自己未来也许会在更大的国际舞台上,用多种语言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她的心中便充满了动力。
骆涵本科就读于北外学院,研究生保送进入国际组织学院,在英法双语的教学和专业知识培养中,老师讲授的国际组织人才发展课程让她系统地理解了国际组织运作的机制与人才发展的核心逻辑。老师常说:“国际组织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跨文化的理解力与全球视野。”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骆涵,也让她在学习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这门课上,她听到了来自在国际组织实习学姐的分享,也受到了国际组织胜任力框架的训练。抱着年轻人无所畏惧的勇气和闯荡世界的心态,她开始了在国际组织的求职之旅。
于云深处寻曙光
事实证明,应聘国际组织比想象中更需要努力和运气。贾岛寻隐者时不遇,得到的答复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而求职于国际组织,又何尝不是在云中寻光亮,在暗处始前行呢?骆涵的申请周期长达5个月。她陆陆续续投递了多份申请,“当经历了一轮轮笔试面试,最终拿到offer的那一刻,云深之处仿佛亮起微光,我从图书馆的座位上弹起来,在走廊里来回踱步平复心情。我想,我给自己买的,趁年轻去纽约看世界的‘彩票’,好像要兑现了。”5个月的时间在人生中也许只是短短一瞬,然而对于找工作的人来说却是很多个难眠的日夜,这个过程也让骆涵真切感受到申请国际组织实习需要坚韧的心性和长久的毅力。
初见乍惊欢
“东河之滨,巍峨的联合国大楼屹立眼前,玻璃反射太阳的光而闪闪发亮,门口的万国旗随风飘扬。我难掩心中激动,手握通行证,忐忑地走进了联合国大楼——兴奋,也感到了久违的轻松。”骆涵初到联合国时,适逢联合国大会的高级别周。这是联合国一年一度的盛事,也是体悟联合国总部工作氛围的最佳时机。她每天与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外长擦肩而过,双边、多边会议纷至沓来。作为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这种处于世界政治中心和历史进程中的融入感和使命感,在短时间内强烈地刺激着骆涵的神经,让她很难不对联合国的工作产生联结感和归属感。
案牍劳形亦有趣
骆涵在大会和会议管理部门实习,负责协助管理联合国大会和其他会议,工作节奏往往需要跟随会议的进度。在跟会时,她需要在现场确认演讲顺序,应对突发情况,回答代表问题,并在会后撰写会议记录,完成会议的技术统计和内部文件整理。此外,她还负责撰写会议分析报告,通过总结会议中的议题和数据,了解成员国诉求及当前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议题,并据此确认联合国未来一年的研究议题。骆涵常常反复斟酌每个国家的发言稿,反复聆听各国代表的发言,提炼并统计要点。在多次磨炼中,她越发熟悉联合国大会的议事流程,她仿佛在和几十年来的各国外交家们对话,思考其中的内在逻辑,也尝试领悟这套流程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生命力。
在联合国工作需要始终如一的坚持和谨慎,这有时会让骆涵感到倦怠和压力。庆幸的是,跟会过程中很多有趣且有成就感的事能够帮助她消解一部分负面情绪。在联大期间,骆涵主要跟进第二委员会的会议。二委主席是一位孟加拉人,可能是同为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惺惺相惜,主席经常走下主席台与她握手交谈,“一次次获得他的认可让我充满成就感”。在繁忙的间隙,无数个小瞬间不断激励着她。“听到我撰写的发言稿在联大会议厅被宣读的那一刻,看到自己忙碌的身影频繁出现在UN的直播画面中时,我感到所有的辛劳都值得!值得一提的是,帮助中国使团的代表沟通协调时,我注意到同胞间用母语交流时脸上都闪烁着骄傲和幸福。倒不是我们英文水平欠佳,而是在异国他乡说着母语的天然的亲近感总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对骆涵而言,每个国家代表的诉求都很重要,都应尽力去满足,而收获中国代表的一句中文“谢谢”,则能让她收获更深一层的激动和欣喜。
藕花深处的思考
骆涵常被问起,激励自己投递联合国实习的动力是什么?期待得到的又是什么?“如果这是一场面试,我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回答。而当我扪心自问时,却发现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我们可以允许自己犯错和迷茫,但不能放任自己停止思考。”
“如果把联合国实习比作一次泛舟出游,你会发现你所选择的地方不是一片宁静的湖泊,而是一条充满激流的大河。如果你只顾尽兴前行,很容易在‘兴尽晚回舟’时,因‘误入藕花深处’而迷茫不知所措。换句话说,在绚烂的热闹喧嚣过后,很容易被空虚包围。”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联合国,骆涵接触到了最前沿的信息,拥有广阔的平台,能与全世界不同文化的人交流,在多元、包容又充满挑战的新鲜环境里成长。“如果在年轻的时候都不给自己拥抱理想和浪漫的机会,那什么时候再去追求这些呢?在联合国的这段经历给我的行为习惯、为人处世、风格气质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聚焦长期回报,便不会囿于一隅、妄自菲薄了。”想清楚了这些,骆涵变得更加自信、自洽和坚定了。
“无论你是已经拥有多段联合国经历,还是刚刚开始国际组织生涯,如果你也想到联合国里一探究竟,总部的生活一定大不一样,值得期待和探索。希望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能看见闪闪发光的你触碰梦想的样子,希望你也拥有属于自己的联合国故事。”
END
图文:骆涵
审核: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