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组青年

在非洲,经历一场寻找的旅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勾宛琦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国际关系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国际关系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埃塞俄比亚国家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非盟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UNECA)联络办事处实习

2024年8月至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教育办事处实习

01

一次笃信、好奇和向往的旅程

非洲大陆,尤其是撒哈拉以南被人们称为“黑非洲”的广大区域,常是贫穷与落后、疾病与苦难的代名词,它所拥有的富饶的自然资源,在历史上曾引来无数殖民者、冒险家、淘金者趋之若鹜。踏上这片土地本身似乎就需要更多勇气。尽管如此,在得知自己即将前往这片土地实习时,勾宛琦便决定接受这一切。

在勾宛琦看来,有志于国际发展事业的青年人在国际组织总部中运筹帷幄固然重要,但深入发展中国家一线同样是国际发展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前往非洲地区参与实地工作,对中国青年来说,一定能够有所作为。怀揣着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笃信,对非洲原始文化的强烈好奇,对“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的向往,勾宛琦开启了在非洲之角——埃塞俄比亚的旅程。

02

教科文组织在埃塞

教科文组织把埃塞俄比亚地办设在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这里被誉为“非洲的政治首都”,非盟和非经委的总部均设于此,一众大使馆和国际组织在此驻扎,这里是除纽约和日内瓦以外的世界第三大外交城市。

教科文组织埃塞俄比亚地办拥有两大职能,一是作为教科文驻埃塞国家办事处,执行总部批准的项目和预算,支持埃塞各政府部门在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二是作为教科文驻非盟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的联络办事处,加强组织间合作,共同推动实现“非盟2063日程”和地区成员国认可的优先发展事项,有效发挥教科文组织在地区事务中的作用。

▲勾宛琦在外交慈善集市上与联合国非经委执行秘书长交流

勾宛琦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联络协调各个项目,为整个办事处提供支持,她也因此得以参与到各部门的工作中,挖掘自己在不同领域的潜能。渐渐地,勾宛琦发现,她与人建立关系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收获的可能不仅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增强,还有认知和视野的拓展、人脉的积累,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实习期间,她参与筹办了若干与遗产保护议题相关的圆桌会谈、学术讲座,起草项目计划概要,负责活动期间与不同组织和地办间沟通协调,并代表办事处参与了一系列教科文组织职能内的国际会议和活动。

03

“非洲优先”

“非洲优先”是除性别平等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两大全球战略之一,下设五个旗舰项目,包括旨在加强非洲高等教育的“非洲校园”计划、发展非洲通史计划、促进文化遗产能力建设计划、新兴科技助力可持续发展计划以及开放科学计划。工作中,勾宛琦逐渐建立起对教科文在非洲项目上的整体认知,这使她对国际发展事业的信念更加坚定。

2023年10月,办事处和摩洛哥大使馆共同举办了“促进文化遗产能力建设”项目下以“归还非洲文化遗产,发展非洲文化产业”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勾宛琦参与起草了办事处主任的演讲稿,基于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重申致力于推动文化财产回归原有国,促进非法占有文化财产归还工作的坚定立场。会议邀请了29位大使以及学术界、文艺界人士出席,充满了观点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在全程英法双语交杂的会议中,勾宛琦庆幸自己在北外打下的坚实的语言基础。她在角落里奋笔疾书,速写记录下了发言和辩论的内容,并在会后产出正式报告和媒体新闻稿等。

▲ 埃塞教育部访华,在深圳高教创新中心合影

2024年3月,勾宛琦受邀参加埃塞教育部召开的关于大学改革的会议,并代表办事处发言,积极促成部长接受将亚的斯亚贝巴大学纳入教科文“非洲校园”试点项目。1个月后,在华为的支持和勾宛琦的努力下,办事处邀请埃塞教育部包括部长和国务副部长在内共5位官员一起出访中国,前往教科文组织设在深圳的高等教育创新研究中心交流座谈,参观华为总部和数字教育基地。在参观了解智能化电动汽车期间,一位国务顾问对勾宛琦说,经过此行,他对中国的看法有了很大转变,以前他接受和认可的都是偏西方的价值观和发展思维,如今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人谦逊踏实的做事态度和追求极致的创新精神令人敬佩。他相信,中国的发展路径值得非洲国家学习。国务顾问的一席话让勾宛琦认识到,国际交流何尝不是一种外交,自己在无形中也肩负着民间外交的使命。

04

“新的非洲精神”

在勾宛琦看来,埃塞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埃塞人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埃塞文化在非洲独树一帜,拥有独特的文字、历法、荤素分明的饮食戒律和引人入胜的风俗礼节。埃塞也是人类和咖啡的起源地,已知最早的、被称为‘人类祖母’的人类祖先露西(Lucy)的化石就静静地矗立在埃塞国家博物馆里,著名的耶加雪菲咖啡得名于埃塞的同名小镇……” “新的非洲精神”,这句埃塞俄比亚航空的宣言诉说着埃塞人的豪迈,但勾宛琦在心中给它赋予了另一层含义。

勾宛琦说,生活在埃塞并非易事,这里平均海拔近3000米,生活物资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地区武装冲突也时有发生……但充足的日照和独特的气候、鲜活的人文地理、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以及非洲人民质朴友善的待客之道,都让这里充满活力。

▲ 和国际发展从业青年在一起

工作之余,勾宛琦几乎走遍了埃塞所有州,从火山硫磺湖到荒原顶峰,从原始部落到岩石教堂……但让人感到些许遗憾的是,作为拥有如此壮美山河和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埃塞俄比亚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建设和平,这个教科文组织的核心使命,在埃塞却是长久以来的稀缺品。勾宛琦相信,通过共同的努力,用教育、文化和知识,在每个人心中构筑起护卫和平的屏障,和平定能照进现实。

在非洲的体验之于勾宛琦,是一种简单的对待生活的朴素哲学,是低物欲、低内耗,是一视同仁的真诚,是独特的对自由的热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非洲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去非洲,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回归本我。愿你我都能找到心中的非洲。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所归。”

END

图文:勾宛琦

排版:申华

审核:文斌